现在都在哪买足彩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时间:2023-07-19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钱旭健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切,着力兜底线、增福祉、优服务,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常有众扶”着力兜底线

常州市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党建+社会救助”改革试点,织密共同富裕保障网。

做好兜底救助。市民政局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特困供养等困难群体保障标准位于全省前列;实施覆盖常住人口的临时救助制度,“急难型”救助对象不受户籍限制,“支出型”低收入人口医保目录内自付费用按40%—60%比例给予救助;牵头开展全市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重点帮扶户全部落实镇、村两级责任帮扶人;疫情期间出台“济困10条”,7次启动临时价格补贴,2022年首次为低保家庭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一次性增加65度免费用电,联合住建部门排查整改了58户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安全隐患。

创新智慧救助。常州市建成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17个部门、27项信息进行联网核对,对救助对象实施24小时动态管理;放大常州市“彤心常助聚合力,1798(一起救吧)暖人心”全国社会救助优秀案例效应,建立“党建+社会救助”长效机制,开通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通道,实现14个部门32项救助事项“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为常州市5.8万名特殊困难群众建立“一户一档一策”数据库,建立“网格+社会救助”联动机制,开展大额医疗支出主动预警排查工作,确保实现“主动发现、及时救助”。

开展多元救助。2020年—2022年,常州市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实施救助类公益项目369个,引导支持社会组织针对社区摸排出的群众精准帮扶等需求,开展公益服务项目,受益人群约20万人次;实施“暖心护航”困难群众关爱行动,该行动被列入今年常州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目前正大力推进对3000户重点帮扶对象的智能动态监测;注重慈善力量的参与,推进两个新的慈善救助项目:一个是“冬暖夏凉行动”,为全市四类共1.3万户低收入家庭每户赠送一次性200度用电(冬夏各100度);另一个是“常有众扶”微心愿爱心包,为常州市主城区733户重点帮扶对象满足微心愿,每份爱心包价值约1000元。

“常有颐养”着力增福祉

常州市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和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优化“三项融合”机制,将优质的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周边、床边。

围绕“身边养老”,常州市及时优化调整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完善居家养老援助服务、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等,加强对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老年人实现“应养尽养、应助尽助”,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覆盖15.8万名老年人,适老化改造惠及1.1万余户困难老年人家庭。

围绕“周边养老”,常州市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全市建有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2家,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2家,老年助餐点304个,获批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试点区3个,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1个。

围绕“床边养老”,常州市建有各类养老机构117家,养老机构床位2.5万余张,等级以上养老机构占比达74%,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2%;成立常州市养老等民政服务机构安全专业委员会,创成64家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让老年人方便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机构,培育了3家“江苏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

为特殊群体着力优服务

常州市不断满足流浪乞讨人员、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健全基本保障制度,提升服务质量。

规范流浪救助管理。市民政局以省民政厅“救助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为抓手,制定并贯彻145项服务标准,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专项行动,有效提升了全市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建成全国首家覆盖全省的“智慧寻亲平台”,挂牌“江苏省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服务工作室”,为全国234名走失人员成功寻亲。

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常州市建立市、区两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和未保中心,建有26个儿童“关爱之家”,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排查工作,全市7208名困境儿童全部纳入保障关爱范围;率先完成孤弃儿童“区域性集中养育”工作,市儿童福利院创成特教办学点,儿童福利机构提质转型有关做法在全国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联合公安等部门探索建立未成年人法治宣教、关爱帮教等工作机制,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加强残疾人福利保障。常州市精准高效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2022年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93亿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0.43亿元;深化国家康复辅具产业综合创新和社区租赁“双试点”,连续举办9届“康养+”产业推介会,打造康复辅具租赁服务的“常州模式”,累计接受咨询4.2万人次,租赁辅具2.8万余件;全市建成了20个“德康驿站”,形成了“医院+社区+家庭+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打造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常州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